最新快報

香港人為甚麼「喜歡」上班?

by | 8 月 5, 2019 | 時事關心 | 0 comments

反逃犯條例運動中,示威者多次衝擊警察防線效用不大,嘗試在港鐵進行示威行動,阻礙港鐵正常行駛,有大批市民感到不滿,認為政治與他們何干,示威者無權阻止他們上班。未清楚真相,真的以為這群港豬是敬業樂業的工作狂。

港豬有多喜歡上班?從他們不停在社交媒體呻上班辛苦,不停在上班時間找怠工機會,不停在互聯網找旅行資料,大家心照啦!

其實,港豬愛「上班」,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工作,而是因為香港的勞工保障太過落後,對於低層和前線的員工斤斤計較,容許公司高層對稍一遲到和犯錯的員工「大刑伺候」,這樣每一個人就不得不做奴隸,對於一些意圖不做奴隸的人,自然大加責難,甚至要獻上其人頭,取悅奴隸主。

基層參加運動的局限

這也反映到反逃犯條例的五大訴求,並未能吸引到普羅大眾的廣泛支持和聲援。誠然,有相當一部分基層是明事理,「仗義每當屠狗輩」,知道逃犯條例的不堪和警察的殘暴。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基層困於高工時、老闆的欺壓,以及方向報、CCTVB的洗腦,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從外界了解到逃犯條例的不堪和警察殘暴、黑社會橫暴的問題。若果真的要將這個反建制運動升級到全民運動,就可能要把論述升級,從提倡雙普選到提出一系列的社會經濟改革。

唯一能保存運動的民氣和讓運動持久,愚見認為只可以謀求廣大民眾的醒覺和長期的反抗運動。現在運動除了要求雙普選,也要想辦法提出一個綱領和方法去吸引更多民眾出來反對政府。普羅大眾並不一定對運動無感,只是因為罷工對他們的風險太高(大部分基層都是餐食餐餐清,捉襟見肘),因此他們不一定會加入聲援。若果示威者把論述升級,在反對逃犯條例和雙普選為主調,再輔以改革勞工法例,政經改革,大幅改善基層待遇,就能對普羅大眾有更大吸引力。

短期內實在有必要讓群眾組織大大小小的工會,當工會組成後,各個行業的工人有一定的依靠,就能組織較長期的政治罷工,資方也難以對一大群員工報復,較難逐個擊破。如此,罷工才有更大的威力去震懾政府。

除了雙普選之外,更多民生論述爭取基層支持

另外,現在示威者將訴求升級到要求雙普選,若果要爭取更多支持,無可避免要更改政治論述,強調民主和民生的連繫,讓基層知道剝削自己的罪魁禍首在於財閥和政府。

在社區和連儂牆要把基層遇到的大大小小問題,不論社區、就業、民生都和政府及保皇黨拉上關係,並且積極做選民登記,包括功能組別。(例如連登網民發現若果從事或攻讀紡織、時裝設計等的年青人和學生,可以登記入建制組織,做選民在選舉踢走鍾國斌;還有以藝術社團名義(只需三人成團)獲取政府的場地資助,就能成為選民踢走馬逢國)。

短期內的武力升級,誠然可以做到燈塔或的效果,引起公眾注意和保留議題的熱門度。但長期以來愚見實在不可能和警方的武力比較,只能讓自己頭破血流,更多義士遭受不白之冤。何況現在政府想採用拖延策略,就算示威者有多少犧牲精神,也可能只會於事無補,只有把運動擴散社區,在不同的陣地向政府推動,運動才有成功的轉機。

瀏覽這個網站,相信你為周遭的不公憤怒,對不公的現象疑惑,尋求一個解答。
我不能給一個速效方法,有人說速效方法一定是騙人,但是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究和思考出路。
文章寫得有意義,您 能振奮情緒重新 出發,請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,多多 於社交媒體 讚好、轉載、多多 打賞!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coin幫助我!
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! 你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
《閱微左翼筆記》patreon捐助我,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,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,或到出路。

文章看得滿意,創作有價。坐言起行,「購買」柏楊大學文章資訊服務100元
PayPal購買我的文章資訊服務:
paypal.me/wukaikam1988
PayMe ID:D1225179448
轉數快 ID:9545120
或者可以成為patreon用戶支持我為您們服務:
按此

追隨我的Facebook專頁:按此
追隨我的IG專頁:按此

大家課金「購買」我的文章,我就可以有更多資源寫更多文章和大家一齊成長,渡過民主的黑暗時光(沒有的可以按likecoin)

Payme支持我

轉數快支持我
Paypal支持我

相關文章,歡迎交流交流,了解更多知識

文妖陳一諤

文妖陳一諤

當時八九民運爭取的是民主改革,結束一言堂,即代表共產黨也應受到人民監督和批評。現在陳文妖卻不准別人批評共產黨,根本是違反學運精神,那陳文妖又有甚麼資格說平反六四?

屈穎妍、艾克曼、港中產精神

屈穎妍、艾克曼、港中產精神

屈穎妍和艾克曼一樣都是「想像力的缺乏」的行惡者,就是他們的「去脈絡化」的思考模式。艾克曼執著於「遵從上級命令」就是一切;屈穎妍(不知是無意還是故意)執著於「粗口就是罪惡」。他們下所謂的道德判斷如此荒謬,就是因為他們的道德判斷是無視他者的處境和苦難,一味以他們的判斷來傷害他人,所以他們的道德判斷成為了康德所言對自己有利的「手段」,而非視他者為目的。

0 Comments

發表迴響

已經幫助幾十萬人

每篇文章五分鐘,更聰明了解民主、自由、人權,不被洗腦

立即免費訂閱電子報

2024 年 12 月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31  
Share via
close-link
Send this to a fri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