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是許寶強
新高中通識科的其中一個課程目標,是希望孕育學生「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,使他們成為對社會、國家和世界有認識」和「盡責認真的公民」(《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》,2007年,頁4-5)。對左右香港未來發展的政改毫無興趣、漠不關心、消極被動,自然說不上是一種「積極的人生態度」,也難算是「盡責認真的公民」;習慣於接受和使用空洞的修辭,甚至以政治化妝術取代實際的分析,恐怕亦離「正面的價值觀」甚遠,也無法真正有助學生認識「社會、國家和世界」。政府(教育局)對通識科師生的要求,理應同樣適合應用於政府自己身上。不過,官方推銷政改諮詢方案的論述,卻似乎與其推動的教改目標自相違背。
有論者認為,近日成為了傳媒焦點的「5區總辭」,將會令公眾「失去切實討論『2012中途方案』的興趣」。這說法對了一半,錯了一半。對的是﹕公眾確實「失去切實討論」政改諮詢方案的興趣;錯的則是﹕興趣的喪失,其實在「5區總辭」成為了傳媒焦點之前就早已出現。換句話說,造成公眾對諮詢方案反應冷漠的原因,並非是泛民的「反䒷」或「內訌」,而是政府推銷方案的論述,在有意或無意之間,消滅了公眾「切實討論」的興趣。
當空洞的修辭碰上嚴峻的現實
《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》這官方文件宣稱,將「抱著最大的誠意推動香港的民主邁向普選」,並會「以開放的態度,聆聽市民、社會各界和立法會對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意見」。不過,政府在有關政改的具體建議和公共論述中,卻往往發放出與「最大誠意」和「開放態度」相反的信息,造成了公眾對政府是否真心推動民主的普遍不信任。
在政府(包括一些親政府的聲音)推銷其「2012中途方案」的論述中,有幾個經常出現的關鍵詞:「務實理性」、「循序漸進」、「均衡參與」、「平衡利益」。這些關鍵詞,不僅意義含混,內容空洞,更重要的是:它們所指向的,正好跟香港近年的現實環境嚴重脫節。以這些措辭推銷政改,除了令人難以感受到政府的「誠意」和「開放」外,更可能產生與文首提及的教改目標相反的效果──「教壞學生」。
不論政府提出「務實理性」、「循序漸進」、「均衡參與」和「平衡利益」存著什揦意圖,這些空洞含混的論述所產生的效果,除了是維持現有向特權傾斜、繼續貧富分化的不民主政治制度(例如功能團體選舉)以外,還同時混淆了公眾(甚或政府官員自身)的思想。把功能團體說成是「符合均衡參與的原則」和可以「平衡(社會)利益」,或指普選只含「普及」而不包「平等」之意,以至於出現「只要所有人有兩票,都是公平、平等」的詭辯,維護著的,自然是功能團體所代表的特權利益。
這樣的政改論述,與香港的社會現實,存在著極大的差距。當年輕的醫生律師,而非僅僅是低收入階層,也感受到社會的兩極分化、政策不公;當掌控土地、金融資源的特權階層正愈來愈貪得無厭,盡力擠掉低收入社群可以享用的最後資源;當勝者全取、機會不均令年輕一代難以就業、「條氣唔順」時,提出「整體利益、社會穩定」的說法,宣稱在實質上支撐不平等政治和社會結構的「功能組別選舉」能夠「平衡利益」和讓社會「均衡參與」,自然難以令人相信這叫「理性務實」。正是在特首的小圈子選舉和功能團體等維護特權的政治結構下,香港社會見證了過去10多年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,利益不平衡和參與不均衡的格局進一步加劇,這不是很明顯嗎?以這種在實質上鞏固特權政治制度的空洞措辭,來推銷政改方案,想獲得大多數市民的信任,自然是緣木求魚。
更壞的是,這種含糊空洞的政改論述,不僅支撐了社會的兩極分化走向,令香港深陷矛盾積累的危險境地,還同時散發著「教壞細路」的文化效果。一方面,公關的措辭,往往把與事實不符的語言,打扮成漂亮的說話,而非針對實質的問題,進行認真的討論,只會加強學生在辯論比賽、「上莊」諮詢中都曾見識過的詭辯伎倆,離「切實討論」愈來愈遠;另一方面,由於這些公關措辭與我們經歷的日常生活嚴重脫節,但在中央和特區政府恃強凌弱下,缺乏政治權利和實力的老百姓,很多時只能無奈接受,產生的效果,是強化了社會上的犬儒認命心態,變得像前蘇聯式社會主義一樣:儘管大眾都知道《真理報》沒有什麼真理,《人民日報》不怎樣為人民發聲,但正如齊澤克所說,我們都知道正跟循著虛幻,但仍然這樣過活。
我們改變的世界 將是孩子們的未來
面對這樣的政改論述,任教通識科的教師,倘若仍然想讓學生擁有「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」,成為「對社會、國家和世界有認識」和「盡責認真的公民」,還可以做些什麼?
首先,我們應抗拒使用言詞空泛的政改論述,澄清能真正有助學生「切實討論」的概念,例如指出「所有人有兩票」,並不一定「公平、平等」,因為當有些人的一票可能比另一些人的一票分量較重,就像現有的功能組別選舉中,保險和金融界別的選民數目只有100多人,但卻可分別推舉出一位立法會議員,另一些界別則需上萬選票才得一議席,「所有人有兩票」等同「公平、平等」便是空話。又例如告訴學生,投票率只有30%的區議會選舉,不可能像政改諮詢文件所說,是經過300多萬選民選出,而由民選區議員互選6席,並不一定代表民主內容增加,相反可能會造就一個小圈子的利益分孶結構。此外,也可以和學生一同認真地追問「理性務實」、「循序漸進」的真義:不知道「漸進」的清楚目的地(例如確實會在哪年有怎樣的普選),剩下的只是「循序」;缺乏「理性」地直面社會正嚴重兩極分化的勇氣,「務實」恐怕只會淪為維護特權的借口。
其次,針對政改論述所可能帶來的虛無認命心態,我們也可考慮介紹外國和歷史的政改經驗,讓學生在思考「普選」或「功能團體」時,可依據「切實」的材料,進行有認知意義的分析,尋找各種在官方論述中排拒了的政治希望。而更重要的,是在學校內避免重複那種「教壞細路」的言詞和實踐上的表裏不一,讓學生重拾對成人世界失去的信心。
作者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
Short Link:http://wp.me/pv5M9-a5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