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胡啟敢 | 8 月 9, 2015 | 教育研究, 文化研究
(曾刊於明報世紀版) 道德判官令人生厭。他們對於別人無傷大雅的舉止有無盡的苛責,但是對於大是大非卻沉默不語。另外,他們也是嚴人寬己,雙重標準的一群。 為甚麼社會充斥上道德判官,這讓我想起了中學的時光,提供有趣的解釋角度。 其中一個訓導,就體現了傅柯所言的紀律的兩面性;第一面是用繁瑣規條來製造「馴服的身體」,以囚禁心靈的自由和反叛心,以維狀現有體制的穩定和不義;另一面是傅柯晚年提到的,紀律就是用來修養自己,節制慾望,推己及人,甚至像蘇格拉底般為真理而與社群為敵,而非做道德判官來建立快感。...
by 胡啟敢 | 1 月 21, 2015 | 文化研究, 時事關心
記得在佔中的末期,土共許多外圍組織,都向法院申請禁制令,禁制佔中義士在某段的範圍集結。其中有一幕,讓人有如親臨二戰時期奧斯威辛集中營,如果,當時我是不幸被迫入毒氣室的猶太人,我見到的一幕,就和我在電視見到的一幕,也是相同吧! 執達吏的傲慢 那一幕拍攝黃之鋒正在詢問當時在金鐘清場的執達吏,有關禁制範圍的細節,黃之鋒質問執達吏為甚麼要清理不是禁制令範圍的以外的地方。但是,當時執達吏全場沉默,木無表情地走入電梯。...
by 胡啟敢 | 9 月 20, 2014 | 今日讀乜嘢, 教育研究
之前在facebook說過,不想看《虎媽的戰歌》這種書,因為之前耳聞過虎媽這種極權式的教育,和一向主張自由主義我的背道而馳,所謂「一日給蛇咬,百日懼草繩。」我對於蔡美兒這樣極端的教育不敢苟同。但一次因緣際會的機會下,我竟然把這本書粗略看了兩次。未清楚地了解一件事件時,容易對事物有兩極的看法。但是嘗試了解後,反而難以作出黑白分明的結論。這種不黑不白的灰色,就像一幅畫缺了關鍵的畫面,讓人難以品評高下。...
by 胡啟敢 | 12 月 28, 2011 | 今日頭條, 教育研究
(此為初擬版) 第五:風紀制度 在批判風紀制度對學生的禍害,先回顧兩個心理學上出名的實驗,用以佐證。其中一個實驗是1961年耶魯大學的米爾格倫(Stanley Milgram)教授主導的電擊實驗,另一實驗是1971年由史丹福大學主導的監獄實驗。兩個實驗都奠定了社會心理學的基礎。...